欢迎来到上海聚儒官方网站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业务咨询电话:+86 21-68881812
旗下分站商标注册English

资讯中心解读新规则,了解新优惠

Knowing the new rul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服务 > 内资行业资讯

聚焦转型发展和功能提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发布时间:2015-03-18 11:00:33 / 已被浏览

  近年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作为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推动上海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2009年,为了给蓬勃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造集聚、对接、联动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氛围,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批准设立全市第一批19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到目前全市共有33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28家重点推进,5家重点创建),总规划面积近4500公顷。目前,功能区建设和发展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以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研发与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主导、在行业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在此集聚。
  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原则指导下,经过5年的发展,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每平方公里年营业收入超过280亿元,税收、利润、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连续四年均大幅上涨,规模和效益增长迅速,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实现了规划中的环境友好、生态平衡。
  为科学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一幅未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战略布局规划蓝图已酝酿成形:未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建设,将着重体现“产城融合”,打造“产、城、人”和谐共生的产业综合体,重点实现“六个结合”,即功能区建设与区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相结合、与加快新城建设相结合、与传统工业基地改造提升相结合、与新兴制造业基地配套相结合、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及城市外围发展相结合、与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提升改造相结合。到“十三五”期末本市将建设近百家、占地超一万公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培育和集聚一批产业链长、服务半径大、处于价值链高端、国内有知名度、国际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
  2015年新年伊始,本市又新增5家重点推进和重点创建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E通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移动商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九亭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产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移动智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与过去相比,新一批功能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三大特点:
  从空间布局角度看,功能区由区县和园区自发建设向根据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引导转变,与上海的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更加紧密。五个园区均位于中环以外,有助于外环生态圈和外环产业带的打造,符合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布局。
  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此次新设立的五个功能区都属于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和二次开发利用,符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要求,体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如位于青浦区的上海移动智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转移原先的低端手机制造业,升级定位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引进“青橙”等品牌,发展移动终端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培训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从产业定位角度看,新设立的五个功能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主要集中于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信息产业及相关的检验检测、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更加贴近“四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其中,位于金山区的上海产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更是在原先的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基础上,创新建设产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打造联系江苏、浙江等省市的跨区域产业互联网合作平台。
  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不同于一般工业开发区,它是城市提升功能、经济转型发展、园区二次开发的有效载体,也是上海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下一步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将围绕“四新”经济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功能区的配套服务和管理,加强功能区之间的联动互动,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使之成为上海“四新”经济绽放的新载体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辐射的新高地,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天地。

我们服务过的部分客户

Some of the customers we have served

合作客户logo